陈美燕
驻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工作队队员
兼驻新城社区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让医疗健康理念不断融入产业发展、融入群众生活。”
进驻北坡镇将近两年,驻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工作队员兼驻新城社区第一书记陈美燕不忘将行业优势和资源融入驻镇帮扶工作中,推动医疗健康理念不断融入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
推动慢性病信息系统落地北坡
“好难,这个过程真的难。易倍体育官网但现在系统已经基本稳定,我看到了希望。”陈美燕说的是今年初在北坡镇落地的慢性病信息系统。她和新快报记者提到,现在北坡镇患慢性疾病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拿药,还能和专家面对面了解病情。
2021年走访调研时,陈美燕发现北坡镇群众面临拿药难的状况,“很多患慢性病的村民得定期拿药,要远赴市区排队、拿药,来回奔波,有时可能都没能约上医生复查。”此外,一些患者因为没在当地医疗机构或医保定点药店取药,而未能享受国家医保政策的红利。
这让陈美燕萌生了搭建慢性病信息系统的想法。然而,彼时北坡镇医疗系统慢性病基本检测设备严重不足,缺少先进的防治与诊疗技术、医疗资源及完整的慢病治理防治体系;建立慢病防治体系又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显然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和工作队共同确定将提高北坡镇健康医疗保健水平、建立长效的慢病防治体系列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日程后,陈美燕便马不停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县卫健局和广医附院、附院遂溪医院等多个部门之间协调奔波,历经4个多月,终于取得各方支持。2022年,“北坡镇慢性病管理分中心——健康小屋”医疗共同体系终于在北坡镇落地。
“眼下是打出了完整骨架,接下来还要不断丰满骨血。”陈美燕说,她和驻北坡镇工作队计划推动基层医保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打通北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之间的数据联动、处方流转,进而实现送药上门,搭建完整的慢病治理防治体系,解决基层老百姓就医看病难的问题。
“医农结合”用红薯打造健康产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动力。北坡镇是农耕大镇,耕种面积达十多万亩的番薯是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目前,北坡镇在探索延伸番薯深加工链条。
陈美燕作为工作队员,又是第一书记,她在积极架起广医附院党政管理一党支部与新城社区党支部的沟通桥梁、依托广医附院党委“特色党建共建”优势助力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推介北坡镇红薯粉等农产品,通过消费帮扶等方式助力北坡优质农产品“出圈”。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经常不能按点吃饭的陈美燕在推介北坡农副产品时想到,“能否利用北坡番薯等打造健康优质的方便食品?”
去年,陈美燕跟帮扶单位汇报了用好帮扶产品保障医务人员饮食的思路,得到后方帮扶单位的认同。陈美燕和工作队便通过单位力量,将改良设备引入北坡镇,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户开发可以直接泡着吃的红薯粉。“原料好,技术也升了级,相对以前的红薯粉更加健康了。”她提到,他们对“医农结合”的健康食品很有信心,希望可以助力将其打造成百年品牌。